大衛一統十二支派(2Sam 5:1-5)之後,要把約櫃從基列耶琳迎到耶路撒冷。沒想到運約櫃的牛車「到了拿艮的禾場,因為牛失前蹄,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。 耶和華的怒氣向烏撒發作;神因這冒犯在那裏擊打他,他就死在那裏,在神的約櫃旁。 」(2Sam 6:6-7)
神為何擊殺烏撒?
最直接的答案,是因為沒有按照神的方式(1Chr 15:11-15),破壞了神所規定的聖俗界線。
約櫃的存在,對以色列人來說不是一天兩天,打從出埃及的時候神就早已指示了搬運聖所之物的規矩:
- 要由利未支派、哥轄的子孫搬運(Num 4:4)
- 搬運前要先用幔子、海狗皮、毯子遮蓋(Num 4:5-6, 15)
- 必須穿上槓子(Num 4:6)、用人扛抬(Num 4:15)
- 不可觸摸,免得死亡(Num 4:15)
烏撒觸摸了約櫃,下場就是死亡。之前伯示麥人擅觀約櫃的下場(1Sam 6:19)也是如此。
不過這看似單一的事件,卻也反映出以色列「祭司」與「君王」職分敗壞的跡象:
- 神雖不喜悅以色列人立王(1Sam 8:7-9),可是神並沒有禁止以色列人立王(Deut 17:14-20);但神的確要求以色列君王要「將祭司利未人面前的這律法書,為自己抄錄一本,學習敬畏耶和華-他的神,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」(Deut 17:18-19)。
- 大衛之前與非利士人打仗的時候,他懂得先求問神(2Sam 5:19, 23);但這次他不但沒先求問「神」,也沒詢問「祭司」律法是如何規定,反而先去與「千夫長、百夫長,就是一切首領商議」(1Chron 13:1-14)。不求問「神」,不查考「律法書」,反而先去找「人」商量,這是君王失職。
- 祭司既然熟悉律法,看見君王不合律法規範的地方竟然也不出聲攔阻,這是祭司失職。[1]
- 以色列人顯然也受到了異教文化的影響,學習非利士人(1Sam 6:7)也用「牛拉新車」的方式來運送約櫃。
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風行草偃。古今中外皆然!
[1] 對照亞撒利雅等八十位祭司阻擋烏西雅王燒香之舉(2Chron 26:18)來看,大衛當時的祭司(亞希突的兒子撒督和亞比亞他的兒子亞希米勒,2Sam 8:17)明顯失職。